跳到主要內容

實務整理:傳聞同意之恆定效力與詰問權(吳燦,裁判時報58,2017/4)

撈過界時間~
雖然克允寫的書都是民事法,不過平常從事的是刑事審判業務,所以對於刑事相關法律也會有所涉獵。

今天帶大家看的是最高法院吳燦庭長在今年4月所發表的文章。
克允之前上吳燦老師的課時,就覺得有種好像被點通的感覺。
所以有看到吳燦老師的文章,就會稍微關注一下。
(不過吳燦老師的外型和他的口音實在有點搭不起來XD)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旁聽過法院開庭?
在刑事準備程序中,應該會聽到這個問題:

法官問
        對於檢察官所提出下列證據之證據能力,有何意見?
        …
被告答
        同意有證據能力。(1)
        沒有意見。 (2)

上面這兩種回答方式,在訴訟法上是否會產生不同的意義呢?這就像是在玩RPG遊戲一樣,選擇不同的答案,劇情可是大不相同呢!
---------------------------------------------------------------
以下我們就來看看吳燦庭長的整理與介紹,一起複習這部分吧~

一、傳聞法則採取的原因

保障當事人的反對詰問權,並符合直接審理主義。

二、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5的立法理由

當事人的反對詰問權並非不得放棄,基於當事人進行主義的處分主義,藉由當事人「同意」此一處分訴訟行為,與法院之介入審查其「適當性」要件,將原本不得作為證據的傳聞證據,賦予其證據能力。

三、刑訴§159-5Ⅰ所謂「同意」

(一)同意必須針對個別、具體之特定證據,不得概括同意。
(二)同意之主體,依刑訴§159-5Ⅰ規定,限於「兩造當事人」
    ※並不包含「辯護人」喔!但是,在辯護人已明確說明同意意旨,且不違反被告之意思,應認為被告已為同意。
    ※被告同意後,除非該意思表示有瑕疵,否則辯護人嗣後不得再為反對之意思。(最高95台上3128決)

四、法院的訴訟照料義務

在被告無辯護人的情況下,法院應該盡到一定之告知、闡明義務,使被告在充分瞭解並知道傳聞證據不具有證據能力的前提下,明白其同意或為適時異議所可能產生之法律效果(最高98台上47決)。
→倘若法院未盡到此一告知義務,則被告之同意將被認為有瑕疵。

五、法院的適當性要件審查

法院應審酌該傳聞證據之取得是否適法、陳述者之任意性有無欠缺、與其待證事實是否具有關聯性及證明力非明顯過低等,以決定是否得為證據。

※若無從除去其證據取得之違法性或已失其作為證據之意義者,即不得因「同意」此一訴訟行為而承認其證據能力。
例1:
法官助理製作的勘驗書面,此與法定程式不符,不得作為證據,不會因為同意復活。(最高99台上5930決)
例2:
檢察官偵查中違反具結規定所取得之證人證言,依刑訴§158-3絕對排除,不會因同意而取得證據能力。(最高97台上4096決)
→此部分可以參看駱克老師幫大家整理,吳燦庭長在今年6月的另一篇文章喔!!

六、證據能力與「合法調查」之關係?

依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55條第2項規定,證據要作為犯罪事實判斷之依據,必須符合2要件:
1.具有證據能力。
2.經合法調查。

因此,縱使當事人同意某傳聞證據具有證據能力,除非被告已經表示捨棄對原陳述人之詰問,或性質上無詰問之必要(例如被告已經自白),或客觀上有不能受詰問之情形,否則被告仍得行使對質詰問權。

七、同意可否撤回?

(一)明示同意:明示同意之恆定效力
  1. 原則:不允許撤回,且同意之效力及於其他審級(最高99台上3425、101台上6378決)
  2. 例外(下列3個要件要兼具):

    • 尚未進行該證據之調查。
    • 他造當事人未提出異議。
    • 法院認為適當。

(二)默示同意
原則上仍容許當事人等於言詞辯論終結前,或第二審及更審程序中對其證據能力再為爭執追復,但應以當事人等之不為異議,係出於「不知有不得為證據之情形」者為限(最高101台上6378決)。

---------------------------------------------------------------
所以,回到我們一開始的問題,當被告回答「同意有證據能力」時,會構成「明示同意」,結果幾乎是無法撤回的!(要過那3個要件,哪有這麼容易?)而且效力會及於各審級。

但是,如果被告回答「沒有意見」,則最後只能認為被告是「擬制同意」,被告在之後的審級,是比較有機會爭執追復該傳聞證據的證據能力。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實務整理:爭點效(最高106台上487決)

判決理由有沒有既判力呢? 如果沒有,那是否可能存在其他訴訟上的效力?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複習一下所謂的「爭點效」! 以下先請大家稍微思考一下: 何謂「爭點效」? 是否承認爭點效? 在承認爭點效的情況下,其要件為何? ---------------------------------------------------------------------------------- 一、爭點效的意義 所謂的 爭點效 ,亦即當事人在前訴中已為充分攻擊防禦,且法院亦為實質審理判斷之主要爭點並作出判斷,前訴法院對該爭點所為之判斷結果,在後訴中就同一爭點之審理,不許當事人為相反之主張,後訴法院亦不得為相反之判斷,而使前訴法院就該爭點所為之判斷在後訴法院及當事人間產生拘束力。 →這看起來好像很難懂,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前訴判決理由的判斷,如果有經過當事人充分攻防,則該判斷在後訴會產生拘束力。 二、是否承認爭點效 是否採納爭點效,在過往可能是個爭點,不過時至今日,多數學說和實務見解大多肯認爭點效的存在。 三、爭點效的要件 我們可以看到最高法院最近的這個判決—106年度台上字第487號判決: 按學說上基於公平理念之訴訟上誠信原則而產生之爭點效理論,因其並非法院就訴訟標的所為之判斷,不具有判決實質之確定力(既判力),自須判決理由之判斷具備「同一當事人間」、「非顯然違背法令」、「當事人未提出新訟訴資料足以推翻原判斷」、「該重要爭點,在前訴訟程序已列為足以影響判決結果之主要爭點,並經兩造各為充分之舉證及攻防,使當事人為適當完全之辯論,由法院為實質之審理判斷」及「兩造所受之程序保障非顯有差異」者,始足當之。 從這個判決中,我們可以理解到,要發生「爭點效」,必須要具備以下幾個要件: 1.同一當事人間 2.該重要爭點,在前訴訟程序已列為足以影響判決結果之主要爭點 3.該主要爭點須經兩造充分進行實質的攻擊防禦 4.就該爭點法院已為實質審理判斷 5.兩造所受之程序保障非顯有差異 6.非顯然違背法令 7.當事人未提出新訴訟資料足以推翻原判斷 在上面幾個要件裡面,我們把爭點效的要件簡單整理成下列3點: (一)同一當事人間: 這個要件是最高法院相當強調的要件,甚至有不只1次因此而廢棄原判決(例如:105台上1077決、99

學說整理:職務上已知事實與不爭執協議(姜世明,教室177,2017/7)

在看這次的整理前,大家先在心裡面想一下下面幾個問題: 一、傳統 辯論主義 的3個命題為何? 二、辯論主義是否適用於間接事實? 三、 自認 的效力為何? 四、反於真實之自認效力為何? 如果上面幾個問題你心中都有答案,那趕快看一下和老師的想法是否相符,如果沒有答案,那表示這一塊是你沒讀熟的地方,趕快複習一下吧! 一、傳統辯論主義的三命題: (一)當事人未主張者,法院不得作為裁判基礎。 (二)當事人不爭執者,法院應受拘束。 (三)法院不得依職權調查證據。 二、辯論主義的是否適用於「間接事實」? (一)駱永家老師: 基於我國民事訴訟法採取自由心證主義,倘若間接事實或輔助事實亦有辯論主義的適用,則自由心證主義將名存實亡,故認為間接事實不適用辯論主義〔註1〕。 (二)許士宦老師: 訴訟上自認是對事實加以自認,主要事實與間接事實皆包含在內,輔助事實則屬於自由心證之領域,原則上不承認對其自認之效力。主要事實的存否,有時需要由數個間接事實推認,倘若被告僅就其中一個間接事實自認,否認其餘之間接事實,則該自認之間接事實仍發生自認之效力,但其餘間接事實,仍應由負舉證責任之人加以舉證〔註2〕。 (三)姜世明老師: 老師在這篇文章中提到,傳統學者認為辯論主義只適用於「主要事實」,不包含「間接事實」的區分,不僅難以解決不確定法律概念下之事實定性(有稱為準主要事實),且在爭點整理程序中,豈能認為間接事實不具可處分性?因此老師認為間接事實某種程度上亦應為當事人可處分的範圍。 ------------------------------------ ※什麼是「準主要事實」? 有些事實並非主要事實,而僅係屬於「間接事實」,然而其對於法律概念的認定卻是屬於基礎重要的具體事實,地位如同主要事實,此類事實即為所謂的「準主要事實」。像是「過失」、「正當事由」這些法律概念本身,都必須要有事實去支撐,以過失為例,「超速」、「酒駕」、「未注意車前狀況」這些事實便是重要的間接事實,而屬於所謂的「準主要事實」,德國學說上認為,這些準主要事實也有「自認」的適用〔註3〕。 ------------------------------------- 三、就違反公眾周知之事實,或是違反法官職務上已知之事實,法院是否受到當事人自認之拘束? 姜老

學說整理:訴訟繫屬之登記(許政賢,教室178,2017/8)

前一陣子為了不打擾大家考試 所以我們暫停了一陣子的發文 (因為克允覺得,考試前就是複習以前看過的資料,不要再去想那些新資料了) 相信大家應該都考得不錯,期待過幾個月看到大家的好消息~ 今天要幫大家整理一篇文章:「訴訟繫屬之登記」 這篇文章許政賢老師發表在今年8月1日的月旦法學教室 在看下文之前,大家先回想一下,腦中對於下列概念有沒有印象: 1.當事人恆定原則 2.如何判斷民事訴訟法第401條所稱之「特定繼受人」? 3.訴訟繫屬登記有何作用? ※※ 提醒大家,今年修正的新法第254條第5項和第9項但書已經有規定,許老師這篇文章可能是完稿在修法前~在這邊整理出來,也是順便幫大家了解一下新法 --------------------------------------------------------------------- 一、當事人恆定原則 所謂「 當事人恆定原則 」,即當事人如於起訴時,具備實施該訴訟之權能,則不因訴訟繫屬後實體法律關係之變動,至影響其訴訟實施權。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54條1項規定:「訴訟繫屬中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雖移轉於第三人,於訴訟無影響。」這一條規定就是所謂「當事人恆定原則」的明文規定。 簡單來說呢,只要起訴的時候,法院認定你可以提起這個訴訟,那之後一直到訴訟終結為止,你都有權利繼續進行訴訟,不會因為訴訟標的(物)發生移轉而改變。所以呢,假設今天甲是A物的所有權人,A物被乙拿走,所以甲就去告乙依民法第767條請求返還,甲基於所有權人的身分,當然有權利提起這個訴訟,因此具有所謂的訴訟實施權。之後甲就算把A物賣給丙,甲還是可以繼續進行這個訴訟,不會因為這個買賣造成甲這個訴訟變成不合法。 這有什麼優點? 甲和乙可能都已經為了這個官司花費了不少心力,不能說因為今天甲把東西賣給丙,就讓前面這些努力都付諸流水,一切都要重來,這樣不僅對乙不公平,也浪費法院的時間。所以採取當事人恆定原則,讓一切都能繼續下去,這樣不是很好? 但是相對的,你想想看,今天甲已經把東西賣給丙了,這個訴訟甲還會認真打嗎?好吧,這很難說,也許甲很有良心,所以還是繼續把訴訟認真打完,但也可能甲很糟糕,錢收了以後就拍拍屁股走人,不管丙生死,所以,採取當事人恆定原則的缺點就在於:繼受人的程序保障可能受到影響。 (那丙怎麼辦?丙可能可以選